禪門驪珠集 第六篇 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大顛寶通
第六篇石頭至曹洞的禪師 大顛寶通
大顛寶通(西元七三二─八二四年)
石頭希遷──大顛寶通
潮州靈山大顛寶通禪師,初參石頭,頭問︰「那個是汝心?」師卅︰「見言語者是!诡^便喝出。經旬日,師卻問︰「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頭卅︰「除卻揚眉瞬目,將心來!箮熦ΙU「無心可將來!诡^卅︰「元來有心,何言無心?無心盡同謗!」師於言下大悟。
異日,侍立次,頭問︰「汝是參禪僧,是州縣白蹋僧?」師卅︰「是參禪僧!诡^卅︰「何者是禪?」師卅︰「揚眉瞬目!诡^卅︰「除卻揚眉瞬目外,將你本來面目呈看!箮熦ΙU「請和尚除卻揚眉瞬目外鑒。」頭卅︰「我除竟!箮熦ΙU「將呈了也!诡^卅︰「汝既將呈,我心如何?」師卅︰「不異和尚!诡^卅︰「不關汝事!箮熦ΙU「本無物!诡^卅︰「汝亦無物!箮熦ΙU「既無物,即真物!诡^卅︰「真物不可得,汝心見量意旨如此,大須護持!(中略)
韓文公一日相訪,問師︰「春秋多少?」師提起數珠卅︰「會麼?」公卅︰「不會!箮熦ΙU「晝夜一百八。」公不曉,遂回。次日再來至門前,見首座,舉前話,問︰「意旨如何?」座扣齒三下。及見師,理前問,師亦扣齒三下。公卅︰「原來佛法無兩般!(中略)
文公又一日白師卅︰「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箮熈季,公罔措。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禪床三下。師卅︰「作麼?」平卅︰「先以定動,後以智拔!构素ΙU「和尚門風高峻,弟子於侍者邊得個入處!
僧問︰「苦海波深,以何為船筏?」師卅︰「以木為船筏!关ΙU「恁麼即得度也?」師卅︰「盲者依前盲,啞者依前啞!
一日,將癢和子廊下行,逢一僧問訊,次師以癢和子驀口打卅︰「會麼?」卅︰「不會!箮熦ΙU「大顛老野狐,不曾辜負人!
(以上錄自《五燈會元》卷五,《卍續(xù)藏》一三八.一六八頁─一六九頁)
- 禪定是達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種過程
- 生兒不為防老,積榖不為防饑
- 佛法是從有分別的執(zhí)著心達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 因為不和諧,所以需要彼此關懷
- 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結合為一的
- 不論是否已經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下這四句話
- 佛經難懂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佛經?
- 何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凈?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盡全力完成
- 對于家庭暴力需謹慎處理
- 不要帶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嗎?佛教有世界末日嗎?
- 積極而不緊張,工作要趕不要急
- 沉緬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覺,該怎么醒悟呢?
-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應以怎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
- 如何在工作中與人相互體諒?
- 如何離苦?遠離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會”與“愛別離”?人際關系的痛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