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本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分,共有八十四句。其詳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蛊涞妹挠蓙...[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咒大全 > 大悲咒 >

大悲咒的相貌

  在漢地,流傳最廣的長咒是《大悲咒》。我第一次知道有《大悲咒》,還是緣于那位讓我背《心經》的居士。但真正持誦《大悲咒》,則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我曾將此咒推薦給我岳母。她老人家喜好書法,一有時間就抄寫《大悲咒》。抄一遍下來,往往是大汗淋淋。如此堅持數(shù)年,直至撒手西去。現(xiàn)在,一聽到《大悲咒》,我就會想到她老人家。

  《大悲咒》即大悲心陀羅尼、廣大圓滿陀羅尼,全稱千手千眼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也稱為無礙大悲陀羅尼、救苦陀羅尼、延壽陀羅尼、滅惡趣陀羅尼、破惡業(yè)障陀羅尼、滿愿陀羅尼、隨心自在陀羅尼、速超十地陀羅尼,共九名。

  大藏經中載有此咒的相關經典眾多,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大悲心陀羅尼修行念誦略儀》、《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等,均譯傳于唐代。

  各經所載的《大悲咒》,長短略有差異!肚智а塾^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此咒計八十四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及《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則為九十四句;《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則有一三○句;《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則為四十句,F(xiàn)代廣為流傳的是基于《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咒本。

  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說此咒已,大地六變震動,天雨寶華繽紛而下,十方諸佛悉皆歡喜,天魔外道恐怖毛豎,一切眾會皆獲果證,或得須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羅漢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發(fā)菩提心。

  爾時大梵天王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菩薩言:“善哉大士!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唯愿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我等大眾愿樂欲聞。”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為汝等略說少耳。”

  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大梵王言:“我等大眾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

  上述這段經文太重要了。陀羅尼本是秘密語,大梵天王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非要問一下它的形狀相貌。慈悲觀音當即說破,此十心即是陀羅尼相貌,也是此陀羅尼的行法。回頭看一看前面“菩提心”一節(jié)的內容,可知上述諸心即是一菩提心。若欲與此陀羅尼相應,必須發(fā)無偽菩提心,于諸眾生起大慈悲。

  對此十心,許止凈居士贊頌如下:

  既已欣凈,即應厭濁。廣拔眾苦,非貪自樂。大士十心,克登妙覺。首大慈悲,眾生當學。(十心中,一慈悲心)

  眾生佛性,具足萬能,在凡不減,在圣不增。大士造詣,我亦克承。此平等心,大而非矜。(二平等心)

  一切有為,夢幻泡影。蜉蝣之身,桑榆之景。速會無為,時時自省。(三無為心)

  威勢必失,親屬終離。吁嗟愛根,永矢弗遺。哀哀三界,一愛羈縻。誰無染著,天人之師。(四無染著心)

  精神離形,骸骨反根。四大離散,我尚何存?空觀破執(zhí),解脫之原。(五空觀心)

  雖觀諸佛,及眾生空,禮拜供養(yǎng),必敬必隆。像真一致,畏愛攸同。佛從敬起,毋懈初衷。(六恭敬心)

  蕓蕓眾生,未來之佛。父母師長,頭出頭沒。涸轍呼援,聲嘶力竭,云何相煎,食肉剔骨。此卑下心,慎毋逾越。(七卑下心)

  三業(yè)清凈,一心向往。斷雜亂思,離見取想。即教即禪,法門無兩。導祖專修,高山景仰。(八無雜亂心,九無見取心)

  為菩提道,求生凈土,得覲如來,更親左輔,徑登佛乘,長餐法乳,大菩提心,光圓照普。(十大菩提心)

  此十種心,大悲相貌。惟我眾生,是則是效。出世之舟,度人之棹。偉矣佛恩,大哉圣教。(總結十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