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咒是迷信嗎?咒聲不是迷信
咒言咒聲不是迷信。咒就是似有意似無意的音聲運動。中國古代的“咒”字沒有絲毫迷信,就是指這種似有意似無意音聲運動,是由自己口中發(fā)出來為自己除病健身的。后來迷信主義者拿來作為騙人的工具,從而變成了不齒于人的貶義詞。無論什么學問都要與時俱進,否則會為時代所淘汰。只有用現代科學的觀念研究東方古代哲學,才能推陳出新。用求實的態(tài)度實踐東方古代哲學,才能古為今用。用現代的語言來宣傳好這古老的哲學,東方古代哲學才能真正為人類造福,東方的傳統文化才能光照世界。
咒言咒聲就是人的似有意似無意音聲運動。我常稱這似有意似無意音聲運動謂無邊秘密菩薩咒,或太上無心神咒。“無邊”就是發(fā)音的心理沒有對立面,不存在有與無的對立、不存在白與黑的對立、不存在男與女的對立、不存在左與右的對立、不存在遠與近的對立。自心處于一種自在解脫的心理狀態(tài),謂“無邊”,用無邊心發(fā)的音聲就是無邊咒。
“秘密”就是發(fā)出的音聲連自己都不知道。如果在發(fā)音前,自己和別人都知道要發(fā)什么音聲就不是“秘密”了。
“菩薩”就是將人們由煩惱過渡到愉快,由病苦過渡到健康,由困惑過渡到解脫的良性思維。“菩薩”不是人,是神,是精神,觀音菩薩就是觀察自身音聲運動規(guī)律的精神。倘若人們有了觀察自身音聲運動規(guī)律的精神,一定會發(fā)無邊無量的觀音神咒。
有個什么菩薩心,就會發(fā)什么菩薩咒。正如人說話,有什么心,會說什么話。說什么話,就有什么心。似有意似無意音聲運動之初,是難發(fā)無邊秘密神咒的,所發(fā)之咒總是有心的。這“有心”,不是一般的煩惱心,是相對的清凈心。
你有阿彌陀佛心就會發(fā)“嗡,阿彌爹哇,舍”。能發(fā)此咒,心中會現無限光明。
你有觀音心就會發(fā)“嗡,嘛呢貝美吽,舍”。
有人問,為什么有人開始發(fā)咒就發(fā)阿彌陀佛咒、觀音咒,而自己進行似有意似無意音聲運動很長時間了還沒有?原因有二:一是還在除病健身階段,還沒到觀音層次,二是沒悟到阿彌陀佛心法、觀音心法。
這時你可能有藥師佛心,你會發(fā)“爹雅他,嗡,別卡子耶,別卡子耶,媽哈,別卡子耶,辣炸摩加德黑,梭哈”,這是除病健身的。
佛門有很多咒,都是咒印,都是留作人們印證用的。
通過人的語言可以看到人心是善是惡、非善非惡。
發(fā)咒也是,有個什么咒心,就會發(fā)什么咒。
通過咒聲,可以檢驗咒心是否正確。只要咒心正確,佛咒會從口中自然流出。當人真悟大神心,即使不會背誦大神咒,口中也會自然流出大神咒。真悟大明心,即使不會背誦大明咒,口中也會自然流出大明咒。因為咒心只能意會,用語言無法講得那么清楚。
當年,佛陀講法發(fā)了許多佛咒,留了下來稱謂咒印。咒印不是要人照著一字一音念誦的,是用來印證修行家咒心正確與否的。所謂心印印心,手印印手,咒印印咒,只要自己的咒心正確,口里會自然流出與佛陀相同的佛咒來。“無二無邊”是釋迦牟尼佛的心印。人們所處的心態(tài)是否正確,就要用這“無二無邊”的心印來檢驗。
千手觀音有無量手印。人們在發(fā)咒時會出現各種手法,如果出的手法與千手觀音的手印相同,說明自己的手法與千手觀音的手印印證了,是正確的。
手法印證了,心法一定相同。這時發(fā)的咒聲定是觀音菩薩咒,一定會有大悲咒、大明咒的音聲發(fā)出。
如果這時自己發(fā)的是大悲咒,就要檢查自己此時的心態(tài)如何,下次要發(fā)大悲咒就持此心,名大悲心。
如果口中發(fā)出了大神咒,若記住當時發(fā)大神咒的心態(tài),下次欲發(fā)大神咒只要持此心,大神咒會自然流出。這是掌握咒心的方法。
如果沒掌握大明咒的咒心,口中就發(fā)不出大明咒。如果不悟楞嚴心,決不會發(fā)楞嚴咒。如果掌握了咒心,根本不用死記咒印,死記硬背不但無益,還會增加煩惱?茨抢銍乐洌敲撮L,如要一字一字地記,很難。
掌握了某種咒心,發(fā)起咒來也不一定與咒印完全相同。如掌握了大明咒心,不一定就一口氣發(fā)“唵、嘛、呢、唄、美、吽”六個音。有時就發(fā)“唵嘛、唵嘛”,但首先發(fā)的是“唵”音。
如果掌握了大悲咒心,開初會反復發(fā)“南無!南無!”有時會變音為“喇嘛、喇嘛”。其音色旋律是后天學不來的,完全依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旋轉。隨著心靈的不斷凈化,各種佛咒才能發(fā)得完美無缺。佛陀教人無修無證,希望朋友們不要去印證自己發(fā)什么咒,過多的求證,會增長自己的煩惱。無邊秘密神咒是無量的,要用無所住心發(fā)很多很多咒。隨著心靈的凈化,可以不斷地變化咒聲。當年佛陀才留下幾句咒印?你在什么時候才能與佛陀當年的身心一樣?只有一樣才能發(fā)得出來,不一樣就發(fā)不出來,何必印證自尋煩惱?
摘自:朱崇奎《御心學健康長壽實用手冊》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知足少欲少煩惱
- 多也足,少也足
- 什么是滿足?
- 容易知足是不求上進?
- 知足就不會抱怨
- 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 最自在的生活享受
- 真正的解脫
- 幸福是什么?
- “忙”不是問題
- 都是新的
- 忙中有序地趕工作
- 快不一定就好
- 把工作當成趣味的生活
- 保持平靜的心
- 好壞不放心上
- 工作要懂得隨順因緣
- 面對工作調整,要能夠隨遇而安,別挑三揀四
- 放下身段大有可為
- 別做一行怨一行
- 以諒解解開壓力
- 把希望當成壓力
- 少一點得失心
- 轉壓力為自我期許
- 盡其在我
- 把自己放空一下
- 壓力是成長助力
- 心甘情愿就不苦
- 挫折是正常的
- 不和過去比較
- 化解壓力
- 不求人關心
- 堅持走下去
- 機會總會輪到你
- 讓彈力球變成棉花
- 在機會中發(fā)展與成長
- 盡其在我,雖敗猶成,僥幸而得,雖成實敗
- 自我激勵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
-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健全的性格
- 對于生活要心存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