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舉行集結佛經儀式

\

節(jié)錄佛遺教經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wěn)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鉆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佛經結集

  佛陀講說佛教道理,弟子只靠記憶,誦讀純熟,互相傳授,沒有文字記錄,轉輾相傳,不免錯誤。

  佛陀入滅后四個多月,大迦葉恐怕圣教流弊漸多,就舉行佛經結集。結集的意思是集合大眾,誦出經教,逐項由大眾研究,審定,通過后,作為定本。

  當時,在摩竭陀國的王舍城舉行,一切飲食、用品等資具都由國王供給。

  結集的儀式,極為隆重,參加的有五百位阿羅漢。首先結集戒律,由大迦葉做主席,提出問題,由優(yōu)波離回答,說出佛陀制定戒律的原因、時間、地點,以及對何人說的,都清楚答復,得大眾共同承認,證明不錯,然后齊聲朗誦該條戒律一次,定為佛制。

  其次結集經文,由阿難回答,經過情形和結集戒律時相同。結集內容頒布了,佛徒嚴謹的遵守,這是第一次結集。其后再經過三次結集,佛教的經典、制度、議論等,都燦然大備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