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縝:鳳簫吟
韓縝
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熏,繡幃人念遠,暗垂珠露,泣送征輪。長行長在眼,更重重、遠水孤云。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消魂,池塘別后,曾行處、綠妒輕裙。恁時攜素手,亂花飛絮里,緩步香茵。朱顏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長新。遍綠野、嬉游醉眼,莫負青春。
【賞析】
此詞是詠芳草、抒離愁之作。上片寫離別愁緒。“鎖離愁”三句從詞人遠行寫起,以“喑垂珠露”點染別情。“長行”二句復寫行人,“但望極”再寫愛姬念遠登樓,終日目斷勞神之苦況。下片以“銷魂”領起,轉寫別后相思、期愿。“池塘”二句言池塘漫步之處,而今芳草無人踐踏,定必格外茂盛蔥綠,連翠裙也生出妒意,曲折傳達愛姬睹芳草而生妒怨的閨愁。“恁時”三句寫詞人期望“攜素手”重溫漫步花茵之情樂。“朱顏”二句復寫愛姬之嘆朱顏因愁思而空自憔悴,竟不及芳草之年年春色長新,借“芳意長新”反襯朱顏閨怨。最后“遍綠野”二句將詞人與愛姬雙挽,惟愿愛侶團圓,趁青春游嬉、陶醉于芳草綠野之中,遠行之際故作此曠達語以慰藉愛姬,且以自釋離愁,透出未來之歡欣。本詞在寫作手法上的成功之處,主要是巧妙地將草擬人化,那清晨芳草之上的晶瑩露珠像是她惜別之淚。這樣,遍野的綠草便成為離愁的化身,而與“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伊人別恨密切相連。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