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
長山王公子瑞亭,能以乩卜。乩神自稱何仙,乃純陽弟子,或云是呂祖所跨鶴云。每降,輒與人論文作詩。李太史質君師事之,丹黃課藝,理緒明切;太史揣摹成,何仙力居多焉,故文學士多皈依之。每為人決疑難事,多憑理,不甚言休咎。
辛未,朱文宗案臨濟南,試后,諸友請決第等。何仙索試藝,悉月旦之。有樂陵李忭,乃好學深思之士,其相好友在座,出其文代為之請。乩批云:“一等。”少間,又批云:“適評李生,據文為斷。然此生運氣大晦,應犯夏楚。異哉!文與數適不相符,豈文宗不論文耶?諸公少待,試往探之。”少頃,又書云:“適至提學署中,見文宗公事旁午,所焦慮者殊不在文也。一切付幕客,客六七人,粟生、例監(jiān)都在其中,前生全無根氣,大半餓鬼道中游魂,乞食于四方者也。曾在黑暗獄中八百年,損其目之津氣,如人久在洞中,乍出則天地異色,無正明也。中有一二為人身所化者,閱卷分曹,恐不能適相值耳。”眾問挽回之術,書云:“其術至實,人所共曉,何必問?”眾會其意以告李。李懼,以文質孫太史子未,且訴以兆。太史贊其文,為解其惑。李心益壯,乩語不復置懷。案發(fā),竟居四等。太史大駭,取其文復閱之,殊無疵摘。評云:“石門公祖素有文名,必不悠謬至此。此必幕中醉漢,不識句讀者所為。”于是眾益服何仙之神,共焚香祝謝之。乩又批云:“李生勿以暫時之屈,遂懷慚怍。當多寫試卷,益暴之,明歲可得優(yōu)等。”李如言布之。久而署中亦聞,懸牌特慰之?圃嚬星懊潇`應如此。
異史氏曰:“幕中多此輩客,無怪京中丑婦巷中,至夕無閑床也。”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