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大藏經 > 本緣部 >
大藏經·首頁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論部·毗曇部
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經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匯部·外教部·目錄部古逸部·疑似部

佛本行經 第六卷

佛本行經 第六卷(一名佛本行讚傳)

宋涼州沙門釋寶云譯

調達入地獄品第二十七

佛天師世祐身心俱清凈

愍眾詣江浴著澡衣而立

爾時佛世尊始入清流江

猶如日天子在天華浴池

如祠金剛柱妙寶以挍飾

譬天刻鏤師眾相悉明備

佛世尊身形妙好亦如是

此皆宿善行工匠所為作

百福德相備宿善所印明

或如然妙指晃昱或如言

以說本善行佛形相如是

水陸空中蟲莫不愕然觀

各自捨怨慊皆慈心相向

悉不相茹食住目於佛相

視之無厭足時佛告阿難

視此眾生類皆共觀佛相

雖蟲獸無慧不識別善惡

佛身相好如視鏡中照

已下善本種阿難報佛言

唯然觀調達燋然其身本

釋種子勤修學法能乘空

為王阿闍世所事最上師

受無極榮寵恭敬盛大器

不審因何故欲變成惡器

時佛告阿難廣施博學問

凈行勤自守心懷惡行者

是必不可保心惡習眾惡

忘失其善行自穢善根本

愚人得榮祿甚以自慶喜

但以招自殺猶如騾懷妊

其以自消盡眾善之根本

無餘一毛善可牽拔濟出

吾之愛眾生慈加於一切

投山入熾火救眾苦危者

不吝惜己身羅云是吾子

調達山堆我是二等慈愍

不久於王舍惡行斗斛滿

調達得重病種種方便救

盡呼其弟子今可致我往

詣摩竭國王是我舊親友

於是諸弟子方便舁致往

其輿三桄折墮地可膝傷

更易坐一輿輿詣王宮門

行道逢種種諸不祥徵應

特牛吼來迎角觝地且行

后腳跑地土揚塵坌辱之

群烏於上鳴猶如人語聲

今汝所圖計終不以諧偶

到門即啟王王命敕傍臣

惡人是地分復來相惑耶

反以惡燒我又復還自燒

如雹害萬物已尋消化盡

還致罪物去吾等不宜見

此親所不用眾人所棄捨

拒逆佛世尊為祀吉祥天

若入無擇獄恐連曳吾等

其有敬重吾及自愛身者

速逐使出朝惡復聞見是

吾每嘆佛德從天師求愿

誓所生之處莫與惡友俱

侍臣敕朝師速逐遣罪人

調達諂意思為飾諸弟子

如吾自思惟唯佛於吾親

能相濟厄耳餘無可恃者

速致吾詣佛墮者還依本

如墜因地起地故載育之

諸弟子謂之師誤失無限

懷惡意向佛犯種種罪過

調達疑怖言吾雖犯負佛

不犯捨惡人善者故不怙

於是其弟子見師以如是

畏調達之故便速輿出去

震動王舍城眾人大集觀

時催逐調達解所懷疑結

見調達遭厄顏色甚憔悴

每行惡不呰今乃獲禍對

如海船欲覆垂入摩竭口

猶如大幢傾臨墜強于地

危譬屠家羊喻天福盡應

調達危如是垂入死門口

如日蓋山蔭漸速普覆地

調達惡行蔭追逐覆不置

城中諸觀人見其如是應

各各轉相謂若干異同群

痛哉視世惡合偶卒永離

何智當貢高於其惡生死

此則是由來變現(xiàn)妭怪者

令摩竭國王迷惑為逆惡

每乘金寶車光曜如天帝

將從狀如天王趣出臨觀

若來入宮時每現(xiàn)從空下

所食之御廚吹五百燒器

在阿闍世膝變已作嬰兒

現(xiàn)戲吮王唾王意終不厭

王每常敬待謂之勝於佛

游逐不停門一何可憐傷

此今意退沒懷苦惑無智

欲往見世尊悔己過向佛

今甚懷惱熱躁擾自投擲

不久於阿鼻當受諸苦痛

或言情性惡或言用貴為

不見佛受法及於賢圣眾

不自護己身亦不護餘人

學不慮今世亦不顧后世

咄榮祿甚苦咄多求亦苦

凡未見諦者無一可恃怙

愚癡甚垢惡覆蔽一切眼

愛著大苦痛普誑惑世間

以虛遘向王懷慊燒壞人

嫉佞侵損他惡如閻羅王

宿對便來至以力強牽曳

王不遣人助亦無來救者

如為稱悅人不慮已后時

舉價廣輕用財債皆滋倍

債主急迫切諸共衣費者

皆馳棄藏避今停當獨償

於是甚勞苦致到舍衛(wèi)城

舍衛(wèi)城中人集會觀調達

男女諸大小空舍皆馳走

大聚無央數(shù)隨逐調達行

人展轉相謂弊怨重地上

每施惡於佛強顏而無慚

云何欲見佛中有覆面者

損耗之積聚是不宜觀見

有甚驚悚者或悲憐傷之

或悲嘆墮泣或有默立視

或有稱嘆佛慈心之功德

故能含容受如是毒惡物

其弟子勞疲小住頓息曰

是地之重擔奈何堪勝之

適小停於地眾人悉圍繞

死應之表識漸漸為之現(xiàn)

斯須地震動響遍國界言

吾不勝惡人如覺悟世間

於是虛空中有大雷震動

又有若干種可畏惡音響

諸天告祇洹惡行來在近

故地動聲云示其惡緣對

不勝惡行者阿難前白佛

云調達來至求欲見世尊

時佛以梵音而告阿難曰

調達罪厚重不能來見吾

假隨藍風吹不能令動來

正使龍索引龍絕不可動

佛說決定言調達不見吾

即時戰(zhàn)汗出顏色即變惡

猶如金翅鳥欲搏食龍王

為死所捉持戰(zhàn)動不自止

見閻王使召怖恐無所識

地開如魚口火塞滿其中

張口甚可畏如欲吞調達

火炎拔如舌煜煜舐其身

熱火所纏綶牽曳向惡趣

高舉其兩手大聲呼稱佛

嗚呼天中天眾生所恃怙

每懷慈愍心於一切眾生

我愚雖過失仁善不改動

如須彌山王風終不能摧

慈愛無限量稱世光見照

若蒙尊暉暉冀待小停息

以悟三千界梵音見告語

緣是深妙聲得脫地獄苦

愿得佛世尊著足之塵土

戴之於頂上或必有所濟

世尊不自來愿遣餘弟子

舍利弗目連迦葉阿那律

幸趣遣此等唯弟賢阿難

骨肉族不遠如何便相捨

兄弟相惱苦眾僧亦復爾

王以下群臣知識及宗親

餘唯有惡對終不捨遠我

不得小動離如影隨其形

人眾滿地上諸天塞虛空

皆住觀調達宛轉毒痛中

猶如兩力士對共捔力斗

宿對之力士眾中擒調達

天人同聲喚寵祿今安在

善惡報彰顯為火所牽曳

時無央數(shù)人悚然畏惡對

佛尚不能救何況其餘者

稱佛屈己禮徹骨自歸命

未及說半言便為火所纏

火如瓔珞像遍布其身體

奄忽便沒去如餓魚所吞

忽至無擇獄於是鬼獄卒

頭然甚可畏力大身如山

懷毒甚瞋恚捷疾尋來至

如金鳥取龍共來接擎去

以燃熱鐵索反縛其兩臂

牽曳罵數(shù)過將來啟閻羅

此則是世間兇暴弊惡物

懷慊嫉虛諂反戾逆正理

記惡不反覆不慈勤為惡

主求人長短無慚廣結怨

強專獨權勢耗亂越分理

是法言非法非法言是法

寂滅之川谷慧寶體充滿

佛之須彌山斯放石欲壞

定意清凈水賢圣眾海淵

本清澄且深此耗令擾濁

無辜生怨殺蓮花比丘尼

拔盡善根本悉令無有餘

冥如野云霧眾善日損縮

喻之月垂竟消轉盡晦闇

積罪地所吞今至惡對口

王宜處其罪罪重叵散放

王聞其所啟求處當以法

盡恚呵折之與決了言教

咄爾族姓貴乃為下賤事

甘蔗王苗裔汝唐喪失之

汝為狂迷耶乃作是大過

垂飲翻甘露自吞其害毒

為是反戾事欲嚙吾杖乎

欲吞天帝杵欲手持空耶

汝為欲縛束躁動性散風

將欲為是事故極意造惡

汝欲以手掌障蔽佛日光

復欲以一指舉佛之須彌

汝欲飲大海令竭無有餘

事至自牢強語已呼獄卒

便為所可作鬼卒大叫呼

罪人皆大驚展轉自謂言

行惡者今至緣是惡物故

當益加我等若干種苦毒

都來趣會此共毒治惡物

剝皮臼擣磨生膾而殺之

消散其身體鬼卒如所說

毒治令備悉逼見諸苦痛

獄鬼以燒然鐵括強括口

洋銅灌其咽次噉燒鐵丸

都合諸地獄其中處楚毒

就於無擇中加害於調達

無擇獄燒治與罪人俱受

調達私罪對響響競來現(xiàn)

大有金剛山炎出甚熱熾

墮調達頭上令身碎如塵

山如有識瞋恒自起自墮

聲似唱和言深策碎其骨

罪人聞是聲皆恐怖驚張

奔波星散走無地可匿藏

覆眼面拍地大呼相謂言

行惡一何劇令俱受毒痛

惡者今來到負重劇殃對

以是惡物故益我等痛怖

調達毒痛狂謂諸罪人言

毒痛普爾也於我獨劇乎

獄中諸守鬼答罵調達言

且聽弊惡物於短逆暴物

一切智藥光法寶慧眾多

佛十八巖谷慈悲之淵池

佛山妙如是汝以山堆之

以是殃罪故諸山雨汝上

自然金剛山雨調達頭首

山巖父燋杵淋雨無斷絕

鍛其身碎末尋還生如故

於是復叫呼驚動地獄中

石象有百足譬一由延山

黑如冥霧云疾踰劫盡風

鳴吼如雷震調達見驚怖

失聲大叫呼便說是言曰

汝等何惡劇以象相逼迫

來欲相怖死今來相踐蹈

獄鬼問之曰識踐汝者不

汝以象恐怖故罪象踐汝

斯須復更有地獄鐵身鬼

形狀大如山各負然鐵杵

譬方一由延來至調達所

舉五百鐵杵次下調達上

擣碎調達身猶如小蟻蟲

獄鬼恚罵曰是罪何足言

汝碎得道人蓮華女之首

坐犯是罪殃杵今舂汝頭

復有然鐵車然炭以牛駕

臂腳各繫車分以為兩分

打車各自去分裂調達身

車各分其身毒痛不可言

獄鬼復罵曰今始車裂汝

分以為兩分甫當裂汝身

八十六千萬汝坐誹圣眾

別以此兩部故今裂汝身

調達叫聲徹紅華獄如嚮

瞿和離識聲尋便罵詈言

寧遭熾火燒若利劍中毒

惡賊虺蟒蛇莫遇惡邪友

施方便求助可脫斯諸禍

惡友無方便致止宿地獄

以遭獄守鬼無逮解脫

四種之方便其術不復行

捐名稱譬如日竭水消眾善行

如火焚野傷智慧明猶花遇霜

穢壞禁戒凈意之香

障蔽心之明猶月如遭蝕

調達以友根於我為毒怨

獄卒加毒治甚痛大叫呼

調達識聲聞瞿和離聲耶

鬼卒逆罵曰地獄之火燼

入他罪科中何須復問為

緣汝惡友行強致紺花獄

以邪反逆道墮塹受艱難

汝為惡船師將導入洄澓

長終始迴旋永不知出路

調達懷痛曰瞿和離已至

我餘諸親友皆到地獄耶

弊友一何劇導我至惡道

以皆執(zhí)隨我來止宿地獄

佛弟子目連神足得自在

慈愍三惡道行因見調達

見王阿闍世王稽首敬禮

尊目犍連足已便問之曰

承王惡道觀唯師愿說之

頗見惡調達受苦痛何類

目連答王言調達之所受

苦痛甚兼?zhèn)潆y可倉卒陳

有八大地獄獄有十六城

百二十八獄合此諸楚痛

獨一阿鼻痛喻此諸獄苦

苦無須臾安故名無擇獄

受苦甚弊惡毒痛重餘者

又償私別罪終無休息時

十六盛火炎纏繞其身體

為諸苦痛箭所射之準的

如爾時閻王具責數(shù)調達

獄卒重罵詈悉以向王說

王聞心悚然舉體衣毛豎

驚意向目連叉手而傾屈

王心即時萎如花如獄火

目淚交其面譬芙蓉得雨

懷恐怖且悲向於目犍連

自責己由來所作之不善

咄心可知慚免難遠惡友

今悔策千萬如策進良馬

意譬如麻油值香則便香

得臭則受臭汝心亦復然

目連告王曰覺悔最第一

悔責病津液佛良醫(yī)能愈

王聞其告教甚怖畏地獄

唯恃賴於佛如病歸良醫(yī)

敕立寶樓觀挍以眾琦妙

如天善法殿四寶為欄楯

四方寶梯陛四方四浴池

以四寶為花種種微妙好

於上飾寶樹諸王盡技巧

法忉利釋宮如天晝度樹

於下設高座如忉利天帝

右晝度樹下釋之大御座

王請佛至宮佛出如日現(xiàn)

奮千妙光明王躬自出迎

四寶幢蓋幡花香眾[仁-二+(敲-高)]樂

種種奇妙珍敬意奉迎佛

即時普震擊二十億眾鼓

天人普散花如雨遍覆地

佛即時來至上殿坐高座

猶如梵天音處第一梵宮

王無量敬意形容甚微妙

猶如日宮殿處在須彌側

手執(zhí)金澡瓶以手灌佛手

如來敷藕花相輪皎然明

王手奉餚饌百味甘飯食

其香潔清凈如天善施食

佛與諸弟子飯食已畢訖

澡漱手滌闈寰蝗綬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