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是誰寫的?講的是什么內容?
《六祖壇經》是六祖所說之法,由門人輯錄整理而成的一部典籍,是禪宗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為“經”的祖師著述,可謂“漢傳佛教本土化的巔峰之作”!秹洝芬嗍侵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更是一部充滿生命智慧的無上寶典。
《壇經》記述了六祖惠能大師傳奇而勵志的一生,體現了惠能大師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
《壇經》中引用了大量公案、譬喻,簡單獨白而直截了當地闡述了博大精深的禪機妙理,其開顯的方法,能使我們以最快的速度開啟內在的智慧,親見本來面目,故稱頓教,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
在《疑問品》中,六祖主要解答了兩個疑問,一是達摩見梁武帝時,關于功德的那段對答;二是如何看待念佛往生西方的問題。對此,六祖從禪宗頓教的角度,為我們作了精辟的開示。
解答疑惑后,六祖又為大眾講述了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要點。“無相頌”闡明的,是一種沒有任何宗教形式的修行。再次說明,修行的關鍵在于見地和用心。只要見地高超,用心到位,無論做什么都可以是修行。
《壇經》的當機者是韋刺史,同時聞法的還有很多官僚和居士,所以這部分開示主要針對在家人所說。但其中開顯的修學原理,無論出家在家,都是大有裨益的。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六祖壇經》
六祖說,善知識,如果想要學佛修行,在家也是可以的,不是必須到寺院中,也不是必須剃發(fā)出家。這就為大眾解除了學佛等于出家的誤解。同時,也給無緣出家專修的學佛者以信心。
在家而能如法修行,就像身處東方的污濁世界,但一心向善,同樣可以修習善行,見性解脫。如果來到寺院卻不認真修行,就像身處西方清凈世界,但內心充滿污濁,勢必不能解脫。
只要內心時時清凈,無染無著,就是自性凈土。所以凈土不在別處,就在我們內心。修行的關鍵也在于自心是否清凈,至于選擇在家還是出家的方式,只是一個助緣而已。
當然,六祖強調的是根本因素。就實際修行來說,這個助緣也很重要。在家居士所面對的,往往是引發(fā)貪嗔癡的環(huán)境,而凡夫容易心隨境轉,這就給修行平添了許多障礙。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